当前位置:上海翻译公司 >> 字幕翻译服务
字幕翻译服务

字幕是指在电影银幕或电视机荧光屏下方出现的外语对话的译文或其他解说文字以及种种文字,如影片的片名、演职员表、唱词、对白、说明词以有人物介绍、地名和年代等。

在歌剧演出过程中,通过字幕打出同步翻译的唱词,如今已成为欧美歌剧院的标准“硬件”之一。但字幕与歌剧的全面“配套”不过短短十余年的历史,而新近去世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当年曾被誉为“美国歌剧女皇”的贝弗利·西尔斯堪称字幕的始作俑者。   

那是在1983年,纽约城歌剧院根据时任总监西尔斯的提议,率先引进字幕显示技术,以解决美国观众听不懂意大利歌剧的问题。此举招来激烈批评,戏剧和舞蹈评论家克莱夫·巴恩斯毫不客气地直斥她是“外行”。时隔两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欲步后尘却遭遇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该院音乐总监詹姆斯·莱文扬言,谁想采用字幕,“先得从我的尸体上踩过去!”直到1995年,字幕装置才得以落户大都会,观众能够通过一个镶嵌在座椅后背、可任意开关的小屏幕看到唱词。   

在美国人开了先河之后,字幕便以破竹之势在欧美迅速普及。像素来在人们心目中严谨异常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也爽快采纳;在迈阿密的佛罗里达大剧院更是进而采用了英语和西班牙语双语字幕。在德国瓦格纳音乐节所在地拜鲁伊特,由瓦格纳创建的“圣殿”剧院只认德语,至今仍不给字幕容身之地,这样的例外实在是凤毛麟角。   

克服语言屏障,对歌唱家来说也并非轻而易举,如帕瓦罗蒂毕生以演绎意大利经典歌剧为己任,从未涉足德、俄、西、英、美等国的歌剧,更何况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观众。字幕的出现,增加了非母语歌剧对观众的亲和力,特别是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剧目———如亚纳谢克的《卡佳·卡巴诺娃》和施特劳斯的《随想曲》的成功上演功不可没。但2005年,以清一色的英语剧目为特色的英国国家歌剧院也决定采用英语字幕,却引来一片质疑之声。当时已在剧院供职的格雷厄姆·维克对此痛心疾首,认为这是对观众欣赏力的一种“麻醉”,甚至发出了要“炸毁”剧院的激愤之语。然而在他出任院长的今天,对字幕虽心有不甘,但迫于大势所趋,也只得默认这一现状。   

歌剧观众过于依赖字幕,从一开始就在业内引起忧虑。反对者认为,歌剧是一门音乐与戏剧联姻的综合艺术,观众理应注重演员在发声、吐字和形体动作三方面的综合才能。特别是那些发自肺腑的抒情唱段,更需要凝神倾听仔细品味,如果因歌词的喧宾夺主而分心,欣赏效果势必大打折扣,所谓“陶醉”的境界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歌唱家在字幕的“威胁”下,为保证吐字的准确、清晰,宁愿委屈嗓音的发挥也不乏其例。有评论家调侃说,威尔第、瓦格纳和罗西尼等名家写出那些传世之作的本意,大概不会是让观众核对每一句歌词的正确与否。而令那些对字幕的质疑者们欣慰的是,如今毕竟已出现了反抗的苗头。英国国家歌剧院最近上演布里顿的最后一部歌剧《命丧维也纳》,该院的艺术总监约翰·贝里、指挥爱德华·加德纳、导演德博拉·沃纳和领衔主演的男高音歌唱家伊恩·波斯特里奇“合谋”将字幕拒之门外,结果出现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场面,观众不再不自觉地身体前倾,紧盯字幕,锱铢必较于每一个字眼,而演唱者名副其实地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巴黎国家歌剧院院长杰拉尔德·莫尔捷对他们的尝试表现出莫大的兴趣,迫不及待地与院方联系,满心希望在他2009年接管歌剧字幕的起源地———纽约城歌剧院之后,让美国观众也体验一下没有字幕争夺眼球的原生态歌剧。

现在比较流行的字幕格式,分为图形格式和文本格式两类。   

图形格式字幕由 idx 和 sub 文件组成,idx 相当于索引文件,里面包括了字幕出现的时间码和字幕显示的属性,sub 文件就是字幕数据本身,由于是图片格式,所以比较大,动辄 10M 以上(不过我们可以将之压缩为 rar 文件,在 unrar.dll 的支持下和没有压缩一样,但是可以节省很多空间)。idx+sub 可以存放多种语言的字幕,在播放的时候可以方便的选择。   

文本格式字幕的扩展名通常是 srt、smi、ssa 或 sub (和上面图形格式后缀一样,但数据格式不同),因为是文本格式,所以尺寸很小,通常不过百十来 KB。其中 srt 文本字幕是最流行的,因为其制作和修改非常简单:一句时间代码 + 一句字幕。   

另外,往往从网上下的字幕都有2种语言,即国语和英语,如何将中文字幕与英文字幕合成双语字幕呢?如果是外挂的.srt字幕文件的话,用写字本打开中文字幕文件,把中文的字幕全部内容复制。打开英文字幕文件,在末尾粘贴刚才复制的内容。不要改时间,保存。再看看视频你就发现自动变双字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