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翻译公司 >> 门头沟区翻译服务
门头沟区翻译服务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东经115度25'00"至116度10'07",北纬39度48'34"至40度10'37"之间。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其东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为邻,南部与房山区、丰台区相连,西部与河北省琢鹿县、涞水县交界,北部与昌平区、河北省怀来县接壤。属太行山余脉,地势险要“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门头沟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1万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就是北京历史上著名的“东胡林人”。商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亦有发现。汉代属蓟县,唐属幽都县。唐末至辽末的二百年间属玉河县,金初并入宛平县治下。元初,门头沟区山区存在过一个“大周朝元年”政权。明代宛平县在此派典史。清道光二年派县丞。1928年成立北平特别市,其余部分属宛平县。门头沟解放后,先后是北京市属的28区、20区、16区,1952年成立京西矿区,下辖8区1镇。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调整辖界改称门头沟区。

全区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长约34公里。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的山地地带。全区以山地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山区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山形挺拔高峻、险峰叠嶂。境内有北京市的最高峰东灵山,海拔2303米;次高峰百花山,海拔1990米。境内的主要河流是永定河及其支流清水河,属于海河水系。

门头沟区是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古老民风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区。境内峰峦叠嶂,青山秀水构成了京西一幅幅瑰丽的天然丽图,文物古迹记载了门头沟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区内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为依托,成立了北京京西风景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股票3000万股,使北京有了第一支旅游股。门头沟区主要旅游景点有“三山、三寺、一涧、一湖、一河”。灵山、百花山是市级自然保护区。灵山是北京唯一的集高原、草原风光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百花山被称为华北地区的天然植物园;妙峰山的庙会历史久远,名戒台寺闻遐迩。每逢春夏之交,这里的千亩玫瑰更是竞相吐艳,花香四野。始建于1600年前的著名古刹潭柘寺,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建于唐代武德年间的戒台寺有五大名松,神态各异,寺内戒台是全国三大戒台之首。珍珠湖镶嵌在永定河山峡之中,湖面宽阔,碧波荡漾,湖水顺山势弯转,享有“京西小漓江”之称。

门头沟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扩大了优质教育规模。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与巩固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五年教育投入累计超过8亿元,教育经费连续17年保持法定增长,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督导先进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五年完成星火计划和科技致富项目37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76%的村接通了有线电视。潭柘寺等国家级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川底下村成为首批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五年新建全民健身工程101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急救中心,新增医疗项目90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0%。新建5个1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完成120个“星光计划”工程。区计生委被评为“全国计生系统先进单位”。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两个文明建设“百颗星”评比、基层精神文明创建和“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获得2项国家级和97项市级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称号。连续2次被评为北京市“双拥模范区”。   

门头沟区以创建小康村镇总揽全局,以特色种、养和观光农业为主导,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保障,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千亩杏扁、核桃、香椿、板栗、玫瑰花等10大名特果品基地已形成规模,绒山羊、兰狐、珍珠鸡等特种养殖呈现发展势头强尽。